窦漪房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刘恒,将来不会把持朝政,控制刘启。
看到窦漪房点头刘恒松了口气。
与窦漪房夫妻多年,他自是希望窦漪房能有个好结局的。
他愿意再相信窦漪房最后一次,相信她不会为了权力伤害自己的孩子。
目地达到后刘恒离开了椒房殿,并解了椒房殿的圈禁。
窦漪房从此后可以自由出入椒房殿。
在薄姬眼中,皇上这是又放过了皇后,此事就算这么过去了。
薄姬被刘恒的行为气的头疼,她不明白,窦漪房到底对自己的儿子下了什么蛊。
连窦漪房是吕后的细作这样大的事,都能轻轻放过,她气的连刘恒都不愿再见。
而刘恒的身体却江河日下,很快到了不能理政的时候。
趁着自己还清醒,他将妙人喊了过来。
妙人恭恭敬敬的给他请安
“儿媳给父皇请安,恭请父皇圣安。”
刘恒冲妙人招了招手,将她叫到自己身边。
妙人顺从的走到刘恒身边,却听到刘恒柔声道
“伸出手。”
妙人听话的伸出双手,接着刘恒将一件东西放到了她的手中。
正是妙人日思夜想的虎符,有了这个东西。
她以后就能调动大汉最大的军队为她所用。
按下内心的激动,妙人一脸慌张的看向刘恒,故作不解道
“父皇,您为什么要给我这个?”
刘恒却道
“眼下虎符唯有交到你手里,父皇才能安心。
我知道你冰雪聪明,性子仁善,对启儿又情意深重。
你既能在大事上劝得了他,同时又心怀天下,虎符给你再合适不过。
将来父皇希望你能尽心辅佐启儿,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妙人,你可愿意?”
妙人闻言眼含热泪,用力的点了点头
“父皇,没想到您竟如此信任我,我愿意。
将来我一定会尽心辅佐太子殿下,让他成为一个仁君。”
刘恒闻言高兴的点了点头,情不自禁伸手摸了摸妙人的头发。
有妙人在,刘恒相信她一定能陪着启儿,让启儿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帝王。
接着,刘恒的身体快速衰败了下去。
由于这段时日一直是太子监国,朝堂之事并未受到影响。
也没有像原剧中一般,窦漪房让一个太监冒充皇上上朝。
私底下却召刘武回京,反而瞒着远在少陵原的刘启。
最后被原主和薄巧慧还有馆陶薄姬一众人,误会窦漪房有意扶持刘武登基。
其实原剧中窦漪房的所作所为真的不怪别人误会。
她口口声声说不能召刘启回京,因为刘启手中无兵,贸然回京会引起朝堂动荡。
可原剧中馆陶通知刘启回京,也没引起什么骚乱。
众大臣也只是质疑龙椅坐的不是皇帝。
此时天下太平,刘启的太子之位也稳稳当当,她还有虎符在手。
皇上身体欠安,召太子回长安主事再正常不过,谁又能说什么做什么。
正如此时,皇上重病缠身不能上朝,太子作为储君替皇上监国名正言顺。
朝堂上的大臣看到有人主持朝政,纵然关心皇上身体,但也绝不会乱起来。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享年46岁。
汉文帝在位23年,以仁孝宽厚著称。
在位期间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汉文帝去世后,刘启顺利继位,妙人被册立为后,她是大汉的第四位皇后。
因为刘启与妙人感情极好,所以登基后他在朝政之事上对妙人并无隐瞒,且十分听她的话。
妙人却不会强硬的让刘启做什么,她深知男人最讨厌被控制的感觉。
刘启好不容易摆脱窦漪房的掌控,妙人自然不会让他认为自己是另一个窦漪房。
没了窦漪房的掣肘,他终于感受了大权在握的感觉。
很快妙人有孕,这是她和刘启的第一个孩子。
对于这个孩子无论是薄姬还是窦漪房都十分看重。
刘启更是欣喜若狂,孩子还没出生他就承诺妙人。
只要腹中之子是男孩,他一出生刘启就会册封他为太子。
妙人有了孩子,薄姬觉得她不能再服侍刘启,又起了提拔巧慧的心思。
刘启登基后曾询问过巧慧愿不愿意出宫嫁人。
她若愿意刘启会册封她为郡主,并赏赐她大量金银财宝算是她的嫁妆。
可巧慧却不愿意,她想待在宫中,待在薄姬身边。
在巧慧看来,薄姬对她们一家有大恩,她儿时家境贫穷,险些饿死。
是薄姬找到了她们,并给了她们家大量的金银财宝。
把她们一家人从贫困中解救了出来,让她们过上了富足安稳的生活。
她进宫前父母百般叮嘱,一定要她服侍好太后娘娘。
如今她又怎能抛下太后娘娘,独自离去。
所以巧慧不愿走,哪怕宫中的日子再苦,她也不能走。
可她太过没用,一直不得皇上喜欢,让薄姬十分失望。
现如今皇后有孕,薄姬让她抓住机会。
一定要趁现在皇后娘娘不能服侍皇上,夺走皇上的心。
巧慧不知该怎么做,她自知容貌不够出众,只能从历代史书中学习。
巧慧翻阅了所有历朝历代后宫的史书。
查看从前后宫的那些宠妃都是怎么得宠于君王的。
结果从史书中她看到了妲己,褒姒,赵姬等一众后妃都是如何通过手段,献媚君王,除掉情敌,自己上位。
巧慧这才明白,原来历史上那些厉害的女人也都是耍手段,使心机,才夺得帝宠。
以前都是她太老实了,所以皇上眼里才没有她。
怪不得太后娘娘骂她没用,的确都是他太过蠢笨。
不过以后不会了,巧慧发誓她一定要让皇上看到她的存在。
她也是皇上的妃嫔,眼下既然皇后娘娘不便服侍,那自然该是她风光的时候了。